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时此刻-《明末:我要当皇帝》
第(2/3)页
“朕会派三万御营军精锐归太子统属,朕也会带去三万大军半年的粮草。”
话都说这份儿上了,哪怕王鸿泰会不开心,杨殿弼也只能欣然接受,并且表示喜悦之情。
按照常理,这也算是半个太子讲师了,到时候各种顶级的加封头衔肯定是加满的,也算是一种皇恩了,换了旁人,高兴还来不及呢。
因为这么多年以来,除了永乐年间,太孙朱瞻基有幼军,除此之外,谁还有兵马的待遇?这算是太子之位彻底稳固的象征。
这送太子到前线,也是父子俩多次夜话后的决定。朱由检觉得咱老朱家造反出身,要什么圣人?马上皇帝才是王道!
洪武三十一年,宣德皇帝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,还是燕王的永乐皇帝朱棣,梦见父亲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,并嘱咐道:“传之子孙,永世其昌。“
梦醒之后,朱棣听说自己的孙子出生,顿感二者之间或有关联。果然,见到刚刚出生的朱瞻后,朱棣大喜道:“儿英气溢面,符吾梦矣。“
所以,朱棣很喜欢这个孙子,并用心栽培。出生就带有神秘色彩的朱瞻基不负众望,从小热爱读书,刻苦学习。
永乐九年,13岁的朱瞻基被朱棣封为皇太孙。
重点来了,朱瞻基16岁时,朱棣就带着他体察民间疾苦、一同御驾亲征,征途中还挤出时间听老师讲课,以锻炼他的综合能力。所以说,朱瞻基从小就接受了作为接班人的严格教育。
再来看看老祖宗正统皇帝朱祁镇,他出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,宣德九年,朱瞻基还在和大臣商量,打算第二年春天让朱祁镇出阁读书,结果还没来得及执行,朱瞻基就驾崩了。
因此朱祁镇接受正式教育的时候,就已经是皇帝了。教育储君和教育皇帝,那区别太大了,纵观历史,除了张居正,还有敢对皇帝用强的老师吗?
王鸿泰不一样,这小子有野心,有能力,朱慈烺跟着他,一定能学会很多东西,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!
朱慈烺得知辽东侯的功绩后,心生向往,朱家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勇猛的因子。
不然,朱祁镇也不会在面对瓦剌大军时,坚持御驾亲征,虽然输的一塌糊涂,丢人现眼。
太祖朱元璋打天下,成祖朱棣五征漠北获胜,仁宗朱高炽在北平保卫战中大败李景隆十万大军,宣宗朱瞻基三番两次吊打兀良哈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