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夏口之战-《三姓家奴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桓纵和桓绢都不理解,既然不能指望,那还怎么打?

    黄业见两人都有些困惑道:“江陵是坚城,粮草足以供十万大军支用数年,朱然当年以五千士卒凭借江陵之坚城,抗拒魏国名将曹休、夏侯尚、张颌等人围攻六个月之久,最后魏军损兵折将,不得不退兵,如今天下局势未定,我们凭借江陵坚城,只要坚守数月,乃至半年的时间,李贼就不得不退...”

    桓纵和桓绢闻言全都一惊,这夏口还在呢,就已经想好退守江陵了?这不能在跟东军干一仗再说嘛?

    但两人很快就想明白了,还真不能。

    他们俩比黄业,以及江陵的桓璋更清楚,眼下是個什么情况。想依靠夏口抗敌很难,黄业说的也很对,二十万大军有多少能用上呢?人心浮动,士气尽丧...又要主动求战?

    两人这会儿才意识到黄业的打算,驱使大军主动出击,然后带着精锐撤出战场,想要以江陵为依托守城抗敌,那就不需要太多兵...

    随后黄业道出了自己的计划:“两位大王可召集诸将,鼓舞士气,全军出击,开战之后则带着老兵精锐,撤出战场,回转江陵,此乃金蝉脱壳之计...”

    桓纵和桓绢两人闻言沉默不语,这计策可行性很大。但等于是自掘根基。

    目前夏口战场上西军将近二十万大军之中,老兵不过四万有余,其余都是新招募的新军,这些人全都是荆州丁壮,是桓璋三户一丁竭泽而渔式抽血抽上来的。

    一旦将这些大军全都放弃了,可以说荆州的整体战争潜力都会被极大削弱,也会失去荆州的人心。

    但不这么做呢,那就是将近二十万死守夏口然后被东军击溃,江陵也失却可以反击的战备力量。

    从利弊上分析,为了大局这么做应该是最佳的方案。

    可无论如何,这可是二十万大军啊...真正到了做决断的时候,还是很难将之轻易放弃。

    于是桓纵起身言道:“黄公所言不错,如今军心浮动,士气低落,此时出战犯了兵家大忌,若是不战,日久必溃,如今只能行险一击,才能保全精锐,以待来日,不过现在兵无战心,若是我等率精锐置于后,而新军于前,只怕是一开战就要全军皆溃,所以必须要有大将当前,才能让诸部新军随行敢战...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桓纵又长出一口气道:“舅父留在蕲春断后的时候其实嘱咐过我,要直接退回江陵,不要停留在江夏...舅父已经预见到这种局面了,可是我却心存侥幸,想要依托夏口据敌,如今李如愿十万大军在侧,气势如虹...来日再战,我当亲领前军,以激励士气...”
    第(2/3)页